上海枫泾古镇介绍:
前些天看到旅游节在宣传推广枫泾古镇,一时心痒痒的,于是昨天忍不住去了一回。坐枫梅线到牌楼那里下了车,兴冲冲地直接去售票处凭借短信购买了打折的联票。联票包含:金圃宅第、丁蹄作坊、朱学范故居、施王庙、丁聪漫画陈列馆、三百园、吕吉人画馆、人民公社旧址、程十发祖居、东区火政会。从实际参观的结果来看,买联票并不划算:一方面,有几个景点的展览做得很简单(比如丁蹄作坊),基本上走一圈也就5分钟,参观意义并不大;另一方面,我们只顾着把列出的10个地方全部走到,结果走得比较匆忙,也没能尝尝古镇的小吃(连古镇到处可见的芡实糕、粽子都没有吃过),感觉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不卖联票,走到景点门口若想进去就买单票。枫泾古镇主要沿十字交叉的两条“市河”展开,两河的交叉点是著名的“枫泾三桥”。由三桥向东西两侧展开的是东西市河,两岸分别是和平街和生产街。和平街上以民居为主,较好地保持了原貌。众多普通民居中86号人家,他家门前挂着知了拼成的“招财进宝”、“家和万事兴”,绝对吸引眼球。另外还有宋代三进宅院改成的民俗展示馆“三百园”、古戏台、枫泾人民公社旧址等。生产街上则以店铺居多,可能是考虑到江南多雨,店铺门前的街道上搭有连续的廊棚,一直延伸到南北市河东岸的文中路、青枫街,被称为枫溪长廊。(近代两广福建地区兴起的骑楼建筑,也许就采用了水乡长廊的建筑元素吧。)由三桥向南北两侧展开的是南北市河,两岸分别是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和文中路-青枫街。南大街和北大街比较好地保持了原貌,某些路段的宽度甚至还类似一条弄堂;而中大街则有所拓宽,也修建了许多新的店铺,尤其在与新泾路、新枫路交叉的地方,已经非常地“现代化”了。值得一提的是中大街上的界河桥。虽然这座桥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下面的小河也根本不会标注在地图上,但是它们却是枫泾镇南北分治时代的历史见证(据介绍,枫泾镇以前南北分治,北镇属江苏省松江府,南镇属浙江省嘉兴府,直到1951年南镇并入北镇)。文中路和青枫街则是枫溪长廊的一部分,路边也有一些店铺,但总体而言没有生产街来得热闹。枫溪长廊向南走到尽头便可以看到一座古桥,据说它是枫泾镇最古老的桥,建于元致和年(公元1328年),故名为致和桥。旁边还有得泉亭和如北斗七星状排列的七口井,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体验一下打井水。另外,这里还可以坐船游览(50/船,每船限坐6人),以后来也可以尝试一下。总体而言,枫泾古镇远离市区,游人相对较少,因此商业气息比较淡薄,尚且保留了许多原始的古镇风貌。这样也使得古镇更显得宁静、安逸、真实、自然。如果周末有时间,到这里来笃悠悠地逛逛,换换心情,感觉很好。----本站用户发表于2011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