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东面是苏州古城墙,现已毁,留一垅土丘,树影婆娑,逶迤北去。城外是娄江。2001年6月苏州耦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值侨寓吴中养病的苏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购得废园。时沈氏有归隐之意,故聘清画家顾沄设计,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耦通偶,寓夫妇偕隐意,1876年耦园落成。沈秉成夫妇在园内偕隐了8年,伉俪情深,十分恩爱。耦园占地约12亩,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东花园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构。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素有盛名。东侧主山,陡峭险峻,名“留云岫”,西侧小山,山势平缓,名“桃屿”,两山之间有一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名“邃谷”,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水面,是全山最精彩处。主山北侧,竖大石数排,结构似巨石自然风化剥裂,给人的险峻,苍劲感。悬葛垂萝,堪与真山媲美。东花园主厅“城曲草堂”是一座重檐楼厅,其东为“双照楼”,是全园赏景佳处。“听橹楼”“魁星阁”两楼间有阁道相通,“藤花舫”为一旱船造型,这些建筑灵巧别致,各具特色。“山水间”内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采用透雕手法,雕镂技艺极为精湛,构图风格粗犷,给人以浑厚大气之美,据传该罩为明代遗构。“筠廊”东壁有“抡元图”碑,上有沈氏夫妇跋文。是图因出自清初名家王文治之手而弥足珍贵,加园主夫妇真迹其上,益显此碑珍珍可贵。西花园有“织帘老屋”、“藏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苏州耦园之精妙,自要游者亲历细品,方可得之。清初雍正年间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始构“涉园”于此,又名“小郁林”(今东花园)。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杠诸胜。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继为崇明祝氏别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苏,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光绪十年,沈秉成奉诏复出任官他省,全家随往。光绪二十一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此后园内日渐破落,散为民居。1928年,教育家赵善昌曾卜居于此,同住的还有省二女师任教的陈士弘、沈子期、章寅谷、章慰农以及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汪启愚等。1932年,东花园曾租于杨荫榆创办二乐女子学社。杨被杀害后,东花园一度空关,园子日趋荒芜。1939年,当代国学大师钱穆曾与眷属迎母住入东花园,其长侄钱伟长曾同住此园。1941年,常州实业家刘国均购下废弃的耦园,重加修葺。当时园子已完全破败,中部已成民居。1950年,一场大火又将中部大厅毁于一旦。1956年归振亚丝织厂管理,经过车间、仓库、宿舍、托儿所一系列的命运变迁后,1960年,经市政府批准,划归苏州市园林管理处管理,并拨款6万元人民币责成整修,1965年4月东花园终于得以修复,于5月1日对游人开放。在耦园整修期间,园林修建队于1963年迁入西花园办公,一直延续到1981年元旦与古典园林建筑公司合并才搬出,西花园改为园林技工学校,同年5月起,耦园归属园林技校管理,作为技校实验基地。1982年7月,耦园又单独划开。1985年技校因于虎丘一号桥新校舍建成后搬出。东花园开放一年多后(1967年),时值“文化大革命”,耦园和其他苏州古典园林全被封闭,1968年耦园被更名为“城东花园”,并延续关闭了十余年。1980年,市政府拨款10万元,经再度大修后开放(东花园)。1989年局部整修西花园。1990年设立“耦园沈氏文物陈列室”。1990年4月耦园与东园、动物园合并成立苏州市东园管理处,耦园隶属东园管理。1993年市政府拨款680万元全面整修中部住宅和西花园,迁出全部住户,1994年竣工后与东花园一并开放。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耦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治年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携妻归隐,请了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形成今日的耦园。耦园东西长108米,南北宽78米,近乎长方形,占地约12亩(791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96平方米。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诗意。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其它园林中罕有,这样的码头,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线上为明显的仕宦第宅,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要景点,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舒展绵延。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两两呼应。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耦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花园占地5亩,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构。东花园中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素有盛名。东侧主山,陡峭险峻,名“留云岫”,西侧小山,山势平缓,名“桃屿”,两山之间有一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名“邃谷”,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受月池”,是全山最精彩处。主山北侧,竖大石数排,结构似巨石自然风化剥裂,给人的险峻,苍劲感。悬葛垂萝,堪与真山媲美。百龄以上乔木有山茶、黄杨、朴树。东花园主体建筑,是一组退居北端、跨度40米的重檐楼阁读书楼建筑群,楼前有月台,楼中有天井四处,整个造型气势雄伟。楼中间设大厅三间,下名“城曲草堂”,上名“补读旧书楼”,装修陈设气度不凡。楼区东端略向南突,呈曲尺形,上层名“双照楼”,下层名“还砚斋”。“双照楼”三面临窗,面南而立,可得日月双照,是全园赏景佳处。城曲草堂两侧有廊环抱,东名“筠廊”。廊中有半亭,亭壁有“抡元图”碑,上有沈氏夫妇跋文。是图因出自清初名家王文治之手而弥足珍贵,加园主夫妇真迹其上,益显此碑珍珍可贵。廊曲折南延,与“望月亭”、“吾爱亭”相接,廊外伴植丛竹。过草堂西“储香馆”为“樨廊”,廊外伴植木樨林。此廊南与“藤花舫”、“无俗韵轩”相连,尔后曲折延伸,过月洞门及半亭,直至园东南隅之楼阁,使全园建筑散而不断,呵成一气。半亭墙面有砖刻隶书小对“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横额书“枕波双隐”,系园主沈秉成夫人严永华所撰。廊墙上数十处漏窗造型各异,亦很精美。“听橹楼”“魁星阁”两楼间有阁道相通,“藤花舫”为一旱船造型,这些建筑灵巧别致,各具特色。“山水间”内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采用透雕手法,雕镂技艺极为精湛,构图风格粗犷,给人以浑厚大气之美,据传该罩为明代遗构。西花园西花园面积不大,整个园子以“织帘老屋”书斋为中心,分隔为东、南、北不间断的三个院落。此厅硬山顶,鸳鸯厅式,屋架高大,门宕、窗宕及窗台均为砖细构筑,前有宽敞月台。“织帘老屋”之南为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山间散植乔木,老树参天,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织帘老屋”之东为三进平房,其中一二进有耳房,南面有墙门,门前隔走廊为一歇山顶方亭,南向,与“织帘老屋”比邻,为正方形,外观精巧,质朴而轻快。亭东走廊中有西向歇山顶半亭一座,额“鹤寿亭”,其依墙而建,古朴素雅。廊壁有砖细花窗,在苏州各园中见之不多。“织帘老屋”之北为一庭院,院北即藏书楼。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耦园中部为住宅区,沿南北中轴线依次设有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大厅曾于1950年失火焚毁,1993年重建,额“载酒堂”。楼厅呈凹字形,五间开阔,气宇恢宏,厅前建有砖细墙楼,砖雕精美,额题“诗酒联欢”。大厅与楼厅东侧建有平房与楼房一片,间有天井数处,楼厅与东侧楼区相通,在楼上沿通道可达东花园“补读旧书楼”和“双照楼”。从东园停车场,走仓街,抵达耦园门厅狭窄的砾石路两手臂宽,一溜青瓦白墙的民居等身高,几条平直的运河几千年来就这样静静地淌着,在一个一个的水码头前传送着欢乐的、伤悲的、外面的世界里的消息。从城市到民居,从街坊到园林,从园林到心里,耦园,保留着苏州古城特有的车船并行的交通、“枕河人家”的水乡建筑特征和浓厚的士大夫私宅特点。耦园的四季(14张)苏州古城特有的根深蒂固的闲适散淡的气息越近耦园越觉浓厚,自然地,我们得放慢脚步,得轻声说话,得笑得文雅。 耦园处于平江古城保护区的腹地,苏州人用二千五百年创造出的特有的城市面貌、城市韵律、城市文化,反过来,无时无地不关照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人。一句俗话,苏州是有味道的,苏州人是有味道的,耦园是有味道的。不追求形式上的奇巧,更多的精心于心灵安适,从这个意义上说,耦园正是这块深厚的城市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那今天来到这里的各位朋友,走过这段时空交织的路,捕捉到的这个味道会是什么呢?耦园坐北朝南,三面环水。南沿小新桥巷,大门面水,有河埠驳岸码头,一条沿河小路笔直地伸展出去,连着西面的人家;北临小柳枝巷,后门设有私家码头,东接内护城河,如今依然橹声袅袅。再东面已经是城垣的残迹,野树遮挡了外面的驳船和市井的嘈杂。在这不显山漏水的市井之间、简陋的民居周围,耦园如幽兰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简洁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样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于个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谧中,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保留着最鲜明的个性和最丰富的内涵,就像贝聿铭先生所说“有明遗构”。三百年来,耦园安静而泰然地迎送着它的主人。清初这里原是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后建造的涉园,名取自渊明的《归去来辞》, “园日涉以成趣”,体现了主人游园时不断追求、品味日常生活的情趣;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偏于一隅,“枕波双隐”,“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了整个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对称、东西对应。耦园,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流连于“诗酒联欢”、吟风诵月的风流岁月里,静默在潜心修道、书生意气的自在中,还幸福在鸳梦温暖、两两相随的神仙日子里。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我们刚才看到门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砖刻门额“耦园”两字,一面为隶书,一面为篆书,是园主沈秉成孙子的好友、近代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所书,古朴、典雅、沉静,正符合了耦园的基调。大家再注意看耦园的大门,简单而坚固的石门框内竟然不是木制的门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细密的交织中把沉涩剔除了,鲜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跃然而出,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的生活气息越发浓厚了。穿过“平泉小隐”天井,来到轿厅中央平面图前大家看这幅耦园全景图,园子不大,占地面积0.8公顷,中央部分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从水码头开始,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整个住宅区带有明显的仕宦第宅的传统特点。在布局上,“以楼环园,以水环楼”;同时暗合“偶”宇,东西花园相互对应。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景,高拔峻挺,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最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绵延舒展。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樨廊、筠廊之间,双照楼、听橹楼之间,吾爱亭、望月亭之间等等两两呼应,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不一而足。由于历史上耦园多次被毁,文革期间沦为工人宿舍,八十年代重新整修,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建筑框架,但就整个园林来说,住宅部分艺术性略显薄弱。就像我们看到天井的门楼上,已没有太多的装饰,西边的风穿牡丹,东边的孔雀开屏,除了多了一层富贵气之外,好像和“平泉小隐”也不甚和谐。“平泉”原指唐朝高官李邺侯的别墅,后通指隐居场听;“小隐”则隐于野,说出了园主远离庙堂、浪逐江湖的心愿。寄情山林,从晋开始――直以来是文人在战争频召仍、党权争霸、政治主张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以退为守的内敛的生活方式。桃花源的创造,乌托邦的具像构造,以一种出世的心情去过人世的生活。在城市重文明发达的时代,人力物力叠山理水在家中,坐拥山林的自然美景,同时享受诗文酬唱的风雅。进入园主在坊里隙地为我们准备的“城市山林”。 高大爽洁,大厅巍然,面对门楼上“厚德载福”的温良教训。这里原是主人会客、宴聚、议事、仪礼的主要场所。虽然这一套清式的红木家具是从别处收集而来,倒也庄严合体。而大堂名为“载酒”却别有心情了。匾额是东花园落成后,沈秉成邀众友庆贺,李鸿裔欣然题写的:东园藻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载酒颜之,盖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涛意也。而在1993年重建之后,王西野先生顺着这层意思,借陆游先生词句“载酒园林,寻常巷陌”,附会成一对联悬挂中堂: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虽然是朱门快事,斗酒诗百篇,不只有少了政治侵轧之后才能享受到的彻底的心灵自由吗?这不正是园主孜孜以求的平常里弄里的百姓生活吗?抱柱联上“左壁观园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和堂前东西两侧小门的门额“载酒”“问字”相呼应,我想这可能是园主规划住宅功能的总体理念吧:东园以宴乐赏景雅聚为主,西园以静修著述藏书为主,承继了苏州古典造园以辉映自然和人文精神的一贯传统。“观之不足”一直是园林审美过程中最大的妙处和难处,寻字外之意,景外之致,才能帮助我们正确领略园林的东方魅力。所以大家不妨细想,主人载酒肯定不会为了买醉,实写酒事,虚指酒外之兴。正如欧阳修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载酒”原来为了流连山水间,难怪东花园主要观景点取名“山水间”、实至名归,把载酒的谜底揭了。从这一点又再次证明了耦园在设计过程中文人山水的特点,耦园充分体现了园林布局上的因果对应、前后连贯和融会贯通。最后一进一般为家眷居住的地方。小院安静而绿意盎然,植有桂花和玉兰等树,扣“金玉满堂”之意。而门楼是清代旧物,可惜在文革中遭毁,依稀可辨的砖刻细腻精雅,场景一派清新自然,“诗酒联欢”的主题表现很具体,完全不像一般的深宅大院到处是诗书礼仪的规范教训,显示了主人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夫妻相随、远离尘俗,幸福的家庭生活。特别――提的是整个楼厅的建筑为二层,呈凹型。两边分别和东西侧楼相通,往东可达东花园的补读旧书楼以及最东端的双照楼,这一部分也呈凹型;西行沿楼倒量便是西花园的藏书楼,曲折凹型。整体连贯一气,俗称“走马楼”。砖刻门楼、风火墙、走马楼都是徽派建筑特有的。主人原为安徽巡抚,自然受其影响,同时徽商自明中叶势力遍及全国各地,徽派文化成为一时的风尚。而这里的走马楼依据住宅东西分配的特点,不像经常所见的四方型围廊,而是在北墙处曲折有序、错落有致、蜿蜒伸展,跨度长达四十米,把东西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形成了耦园一大特色。这里是中厅与东花园之间的过渡空间,我们可以注意到由中轴线到东花园的审美视角在渐次敞开,身后的院墙壁立,而向东的樨廊,且割且联,山体若隐若现社会生活在墙之后,个体生命体悟就在眼前;空间由实而虚,渐入佳境。而这里又有一小体量的“无俗韵轩”分割空间为二,南面在废墟上现辟为盆景园,北部几座太湖峰石清白兀立,掩映在浓郁墨绿的桂花丛中,尽显妩媚之姿;中有一布满纤细的浮雕的鼓 墩石,原为主人放置兰花的花座;旁有一拙朴的石条矮矮地横在两石之上古松之下,想必是主人兴之所至操琴的地方。四时不同,兰桂馨香飘然人室,催发主人雅兴,细听松子落地,和以《高山流水》,不亦乐乎!无俗韵轩内南望,三扇冰裂纹的窗户在黯淡的室内织起了一张思想的网,宜静定,宜小聚,宜清乐,宜雅谈,而作壁上观,推窗即成三幅绿意盎然的诗画作品,特别是月正中天,光辉落在树梢时,此情此景,饶有禅机。匾额清丽秀雅,是中国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老人手题的。在东侧外墙镶嵌了一扇半透明的花窗,四角有双鱼、蝙蝠图案,四方的窗内中置梅花图形,铺满万字装饰变体,中放四扇方形明窗,吉祥的图形象征相濡以沫、高洁、幸福的爱情生活。当时的女主人湖州才女严永华亲书“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横批:枕波双隐。典出《世说新语》孙子荆归隐山林,欲枕石漱流,作狂狷态。这里一语双关,既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流水人家的家园特征,又暗示夫妻双隐,可谓才情双绝。轩南北一空园一实墙,虚实对比。前面的门廊连接中部和东部,既便利雨日烈阳下的行走,又可稍作停顿,同时又成为游园的序曲,城曲诗情的发轫。 由樨廊北行,经藤花舫、储香馆,到城曲草堂游廊曲折环合,连接着各个主要观景点。西面秋阴丹桂芬芳,故称樨廊;樨,木樨,桂花的别称,因为树干断面的年轮如犀角图纹。东面相应的叫筠廊,早春新生之竹谓之“筠”。利用城曲草堂的门廊和南部听橹楼、魁星阁之间的走道,引导我们从不同方位、不同季节去欣赏位于中央位置的山水主景。这一部分曾经是清初涉园的位置,黄石假山、受月池、宛虹杠小桥是当时的遗存;耦园主人购得该园后,在原有的建筑废墟上精心设计,根据山水特征重新安排了亭台楼阁,退居四周,尽量控制体量,与原有风格浑然一体,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所以大家注意看,西侧樨廊拐角处巧妙地安排了藤花舫,山阴廊侧,小巧玲珑,不失为初春紫藤入画、盛夏藤阴下午后小憩的绝妙场所,同时主人引庄子“不系之舟”的遐想,“无所求,饱食而遨游”,闲散自在之情油然而生;沿着北墙的就是走马,楼的东面延伸部分,曲尺形,各有名头。楼下先是储香馆。因为是小孩渎书的地方,为勉励他们勤奋苦读获取露功名,“蟾宫折桂”,光宗耀祖,故借每年金秋桂雨飘香举行乡试的来由,命名为“储香”待放,殷切希望自己的孩露子脱颖而出。城曲草堂、安乐国、还砚斋,楼上的补读旧书楼、双照楼作为宴客、休憩、读书、诗画的主要场所。草堂名取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诉说园主夫妇如牛郎织女得三生缘相聚人间,园门前河埠头上的依依杨柳柔情似水,柳絮绮丽如梦常在,园主对生活的知足略见一斑了,于是更毅然决然放弃名利场,钻进温柔乡、“安乐国”,天上人间只在今朝矣。在尽头的还砚斋清净澹泊,“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乾嘉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刘墉的题联真是恰到好处。登楼现在补读旧书楼设有评弹小曲,铮铮丝弦、温婉吴语,倒也和水乡情调贴切,双照楼的茶社引入了城根的摇船和外护城河的汽笛,市民的行色和远方朋友的音信,撇去道家王僧襦的思辩:道之所贵,空有兼志,行之所贵,真假双照,在日月双照的楼里,园内外、心内外的感触也融在一杯清茶里了。整个建筑基调一致,正如草堂里的一副对联所写:卧石听涛满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有声有色的极致享受好像只有在自然的天籁里精神的空灵里才能得到。 也许大家会觉得疑惑的是,为什么安乐国的地板和补读旧书楼的楼板都是素面朝天没上油漆?其实,原因在于木板都为杉木所制,有吸潮湿的作用,上漆后吸湿作用就被破坏了,用职权,所以保留原样,反而古意盎然。第二,我们在这里可以见到不少瓷画座屏和挂屏,色泽清晰艳丽,不同于常见的大理石挂屏,也因为江南气候潮湿,保存纸质轴画不易,其实人物山水为题材的制瓷业十分发达和流行,镶上红木或者银杏木的 镜框,成为新的室内墙面装修的材料。第三,留心书画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里保存了很多乾嘉书画名家的真迹。翁方纲、刘塘,粱同书、王文治书法四大家与园主家渊源很深,交情不浅,再望前走,筠廊的东侧墙壁上还有一块王文治的《抡元图》石碑,主题以“立身固不必以科举名重”与园林立意并行。刚才所走的路线完全以中央的黄石假山为视线转移,远近迂回的过程把一座假山能呈现出的各种山 体姿态一一呈现出来丁。从草堂月台前南望,黄石以横向对垒,形成水平方向的曲线延展,山势东高西低,西部形成一山谷,桃屿成为主山的的余脉,平缓渐止于藤花舫,在蹬道委蛇向上处,小块黄石竖向渐次排列,愈上愈险,而间杂的树木也都在低处修剪成向下摇曳的形态,直至峰顶全然傲视一切奋力刺向天空;转到受月池端望月亭里,“受月”池中月到波心显其幽深,山峰因溪更显其高耸,这时对岸的假山一副桀桀峻挺的样子,纵向节理发达异常临深渊的悬崖峭壁,高远莫测;如果顺着池水由东北望西南,藤萝野枝婆娑水面,却生发幽情;在从山水间水阁北望,中国山水画的斧劈皴法清晰可辨,沿坡上蹬道,把绝壁、悬崖、峡谷、峰洞、山顶平台等山脉的自然形态刻画逼真。该山是涉园的遗物,传为造园名家张南阳所作,代表了黄石假山的最高水平,与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并称苏州假山之冠。 园中唯一的一座桥宛虹杠就在眼前,使人联想起红栏曲水的欢快,仁者仰止的故事。区别于平常所见的纤桥似的平梁飞虹,这是座高架桥;区别于其他的平静委婉,这座桥多了一点临渊啸唱的志气。 我们所在的这座水阁,凌水歇山建筑,外墙塑有松鹤延年、柏鹿富贵的浮雕,内置有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圆雕、透雕,刀法浑厚、笔力仓健,与醉翁之豪情、寄山水之逸趣融为一体,成为耦园的镇园之宝。遥想当年沈秉成夫妇临流照影,昆曲清唱,情动山水,恰似神仙美眷。 除了在布局上的阴阳对应,双照楼与山水间高低错落、听橹楼与魁星阁成双成对、吾爱亭与望月亭前突后退之外,在建筑安排上,还显示出园主对道教的浓厚兴趣。这里的“便静宦”明显地带有道教色彩。宦,本指东北角,后通指角落,便静直指虚境;而“魁星阁”本来就是祭祀文曲星的地方。 从这里向西看,一带樨廊错落开有漏明花窗。它们的特别之处是建园的时代特征造就的几扇富有欧式风情的漏窗。一种是富有流动感的月过浮云,中间一轮满月,四周瑞云奔涌,装饰感很强;另外是出现了几扇圆形的花窗,几乎类似于哥特式建筑门廊上的火焰式、玫瑰式的装饰图案,这种特征肯定和欧风东渐关系密切,在这里直接反映出来了。沿樨廊折向中部,在向西花园,织帘老屋前,西花园以藏书楼、书房为特征,突出书斋与庭院的有机结合。把整体环境以织帘老屋为中心,与东花园的山水游赏体验相区别,利用湖石的纤巧柔媚、古木的深沉浓荫,创造出安宁、圆熟的胸壑山水,“风篁类长笛,流水为鸣琴”。在东花园载酒胜赏之后,西花园醉在精神的丰满,也许间杂着露台花街上瓶(平)升三戟(级)的仕途幻想,飘过东面“鹤寿”亭羽化登仙的酣梦。也许南朝高土沈麟之可以做个榜样,织帘谋生,著述课徒,园主的,心情是复杂的,但是潇洒散淡的生活却真切地表现在整个的气氛里。建筑属鸳鸯厅形式,根据季节、光线、温度不同,夏秋在北厅,冬春在南厅。其北就是贯穿全园的走马楼的西部,是园主的藏书楼,有一口古井,似与受月池相呼应。所以,综观全园,耦园的两大主题――隐与爱相得益彰,总体对称和细部处理结合完美。而且,园内的精致并非完全的封闭。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可以看到在东;花园樨廊尽头有耦园的私家码头,历史上,拙政园、耦园;的主人经常乘船来往,两家风光一家赏。同时,在耦引的几个角落都建有楼阁,墙外的风光与院内的风景相互连接,使耦园隐而知天下事,保持着江南人家的平常心在某种意义上讲,耦园俨然是苏州现存最具地域特色的古典园林了。 耦园位置处于平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建设控制地带50米之内无高大建筑及工矿企业。原与耦园正门隔河相望的振亚丝织厂因城市总体规划之需要已迁移。东面濒临的护城河亦因苏州市环古城风貌工程的竣工,使原来堤岸斑剥、船舶喧闹的护城河旧貌换新颜。现在的护城河两岸树木葱郁、鸟语花香,与耦园古景点相映成辉。耦园西、北面分别为居民区,街道不宽,但相当整洁,绝大部分的民宅均属30-40年代建筑,粉墙黛瓦,虽高低参差不齐,但再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尚能保留下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实属不易。与耦园毗邻的有动物园、现代公园东园,三个景点的组合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的需要。因耦园的独特地理位置,目前直达耦园的公交线路尚未开通,也正因为如此,使耦园免却了来往车辆的吵杂,在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中保留了这方净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本文作者:游圣,文章发表于:2011-06-07 08:37,最新编辑时间:7/23/2024 6:01:49 PM,本站为您提供耦园门票团购,门市价20元一张,网上预订只要16元,同时还为您提供苏州周边旅游景点门票预订服务。
公交路线:
1.乘坐苏州地铁一号线到相门地铁站下,沿着仓街往北走八百米可达耦园
2.乘坐204路、301路、305路、305路早班区间车、313路、9009路社区巴士、9029路公交到东园公交站下步行到耦园
景点类型:园林
适合人群:大众人群, 朋友
所在省市:江苏省苏州
耦园门票团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2.儿童票:1.2米以下免票,1.2米-1.5米半价。
3.60岁-70岁凭证半价;70岁以上凭证免票。离休干部凭证免票,并可携带1名陪同人员免票入园;现役军官证免票。
在团购耦园门票之前不妨看部分游客的点评
游客点评
在苏州的第四日清晨,我从拙政园的雅致中抽身,随即步入平江路北口,沿街南行,途中经过了诗人戴望舒笔下《雨巷》中的丁香巷。随后,在一条幽静的小巷左转,沿着河流向东而行,来到了耦园的南门。不同于拙政园的喧嚣,耦园以其宁静的氛围迎接着每一位访客。园内游客稀少,偶尔可见身着汉服的情侣在此留影,据说耦园的名字蕴含着“耦”字的美好寓意,使之成为拍摄情侣照和婚纱照的热门之选。由于游人不多,我得以悠然自得地漫步于园中,细细品味每一处景致:枕波双隐、织帘老屋、城曲草堂、偕隐双山。园内的楹联更是深藏哲理,引人深思。其中,我尤为欣赏以下几句:“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逍遥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以及“卧石听涛满杉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而“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耦园的精髓。值得一提的是,耦园内有一趣事:在园中二楼的几个房间,竟然挂着“婚姻登记处”的标牌。想象一下,情侣们在耦园这般诗意的环境中登记结婚,承诺一生一世的相伴,无疑是一种浪漫至极的体验。
游客点评
在苏州园林中,耦园的围墙是最好的,两面临水,白墙黑瓦倒映在河面中,一叶扁舟掠过,意境很美。
游客点评
苏州园林大同小异,但是从外面看,沧浪亭和耦园是最漂亮的。都有一泓碧水作为水景陪衬。
游客点评
还可以吧,离平江路不远,一路走过来景色都很美,比较其他园林小巧很多,每个房间都有花艺,很美,赶上了室外的昆曲评弹表演,还不错,但是离有点儿远,环境也嘈杂,外地游客基本都听不懂,能给个电子屏的字幕就好了,保安大叔很负责,引导游客,不允许爬假山之类的,总体还不错,算人少的景点了,如果去不了拙政园,可以来一下。
游客点评
去的时机不对,拙政园卅六鸳鸯馆关闭施工,藕园西花园进行施工。藕园值得一去,可看景点比较多,人也比较多。游船赶时间就坐到相门,不赶时间推荐坐到平江路。
游客点评
耦园本身和其它的苏州园林比起来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是门口整条白墙,价值白墙下面的那条河,以及这条河和白墙之间的石板路构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摄影题材。当然耦园的意义也是非凡的,想必园主人一定是一个宠妻狂魔吧。